2016年12月12日 星期一

風流少帥張學良---「自古英雄皆好色」


        今天是12月12日,上一世紀的今天,對少帥張學良來說是一生的轉捩點,他發動了西安事變進行「兵諫」,結果被蔣介石軟禁,當時他36歲。張學良說:「我的事情就只到36歲,以後就沒有了。」其實沒有的,相信更多的是他的風流韻事。

風流少帥張學良---「自古英雄皆好色」

馬君武《哀瀋陽》詩云:⋯⋯
「趙四風流朱五狂,翩翩胡蝶最當行。溫柔鄉是英雄冢,哪管東師入瀋陽;告急軍書夜半來,開場弦管又相催。瀋陽已陷休回顧,更抱佳人舞幾回。」


        這首詩在我讀中學時老師曾提到,聽得我入神。詩中人物的風流瓜葛,證實除趙四外其他都是想當然的附會,為此張學良相當氣忿,謂作者見胡蝶有聲名,就強把她名字連上,他們根本緣慳一面;朱五其實是張學良秘書朱光沐的妻子,我讀過高陽先生的雜文曾經說過這麼一個故事,謂有次飯局朱五知道馬君武同場,便走到他面前自我介紹,令馬君武尷尬離開。


       馬君武的《哀瀋陽》雖然捕風捉影,但張學良當時生活確是糜爛,所以也算取辱有道。張學良曾說:「自古英雄皆好色,若不好色非英雄。我雖不是英雄漢,却也好色似英雄!」先有于鳳至賢淑髮妻;又有大家閨秀谷瑞玉「隨軍夫人」;名門望族梁家九小姐和十小姐兩位千金都先後與張學良有染;官宦之家的趙四(趙一荻)癡情追隨,陪伴少帥度過了半生的囚禁生活;張學良最後一位女人是在北京大學認識的蔣士雲(蔣四小姐) 。及後,年逾古稀的張學良這樣說:「趙四最好,蔣四最愛。」


        少帥風流名不虛傳,認真算來中外女子前後有十一位女朋友,若不是西安事變將他幽禁,風流何止於此!正如他說自己:「平生無憾事,唯一愛女人。」


 

2016年12月11日 星期日

張學良的國仇家恨--「確保東北入版圖」


        明天是12月12日,上一世紀的這天,對少帥張學良來說是一生的轉捩點,我記起兩首關於他的詩。

張學良的國仇家恨--「確保東北入版圖」
少帥張學良曾有詩云:⋯⋯
「孽子孤臣一穉儒,填膺大義抗強胡,豐功豈在尊民朔,確保東北入版圖。」


       日本人想侵佔東北鐵路權,痛恨少帥父親張作霖軟磨硬泡不合作的態度,日本關東軍逐於1928年6月4日預埋炸藥在瀋陽郊外皇姑屯,當張作霖的專用列車(即當年西太后的專用列車) 駛到時,將整列車卡炸毀。張作霖被日本人炸死的當天,正就是張學良的生辰,叫少帥痛恨終生。


      「夜殺其夫,明坐其家」,日本人暗殺了張作霖竟再派特使林權助到場弔唁,並告之少帥勿易幟統一,並開出利誘條件,張學良的答複是:「你忘記了我是中國人!」張學良斷然拒絕當兒皇帝,日本人明白到無法誘降少帥,只能實行「城是箭射來的」,1931年發動9.18事變。


        皇姑屯父血未乾,又有北大營9.18事變來臨,國仇家恨,我相信張學良比誰都抗日,卻偏被冠以「不抵抗將軍」罵名,歷史洪流中,太多吊詭事了。
另一首詩是關於少帥的風流詩,明天再說…


 

2016年11月22日 星期二

竹杖芒鞋輕勝馬





        昨晚(14/11)據報是85年間地球與月球最接近的一次「超級滿月」。我承月滿之興,夜讀東坡詞,讀到定風波,心情庶幾近之,彷如獲蘇大文豪醍醐灌頂,若有所悟。

        我在前線工作屈指算來三十載,今天解下戈甲,座在案頭,搖筆按鍵,領略到詞中「竹杖芒鞋輕勝馬」,想起以前,走在前線,風塵撲撲馬蹄忙,時間流轉,如今我早已是哀樂中年,也可籍此放緩心情,信步而行,想不到真的感到「輕勝馬」了。

2016年9月15日 星期四

廣寒宮未閉





        今天晚上,中國研發的「天宮二號」太空實驗室成功發射到太空軌道上,在八月十五中秋夜,中國在茫茫宇宙中成功搭建了「天宮」,使得一件科學計劃頓然顯得浪漫詩意!

        千古傳說,中秋猶多。嫦娥偷服丈夫后羿的長生藥,卻奔飛月上,自此她永居天宮,李商隱筆下盡寫她心情,「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又有相傳月亮上的廣寒宮前,有棵生長茂盛的桂樹,高五百多丈,下邊有一個人不停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後,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攏,就這樣隨砍隨合,這棵桂樹永遠也不能被砍下,這個砍樹的人名叫吳剛,他曾犯下天條被貶謫到月宮,每天做這種徒勞無功的差使,受永勞不休之苦。因這些故事,故有柳先開詩句「月中丹桂連根拔,不許旁人折半枝」和倫文敘的「偶見廣寒宮未閉,故將明月抱回來」的豪情才詩。

        在這現代廣寒宮裡,航天員不會像嫦娥和吳剛永困宮中,他們只會逗留天宮實驗工作一個月。

        還記得蘇軾千年前有詩問道「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隨著今晚天宮升空成功,我可穿越時空戲答是丙申年的八月十五!


2016年6月9日 星期四

生命叩問,滄浪之水

        今天是端午節, 還記得是紀念兩千三百多年前的一位愛國詩人嗎?

        屈原,可算是最早的詩人。他曾向天叩問著生命,寫下千古奇著《天問》,他連問了一百七十二個問題,在洋洋灑灑的百多問中,上自天文星辰,下至地理神話傳說,中及君臣愚賢人事歷史,皆提出了種種疑問。

       屈原是個多思多慮的人,但究竟他太高潔還是太固執呢?歷來談論不休。有人說他終生不離楚地,投江自盡皆是愚忠。司馬遷稱揚他「瑾瑜比潔」,班固卻指責他「露才揚己」,各說不一。但我們可從《漁父》中看出屈原和漁父之間的儒道處世之別。

        這天,屈原「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引來一位漁父問道「何故至於斯?」,漁父的提問語帶雙關,怎會來到此「楚澤江畔」?亦問怎會弄致如此境地!屈原所答,便流下千古名句:「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

        漁父便勸屈原不必「獨醒獨清,深思高舉」,何不「淈泥揚波,餔糟啜醨(吃酒糟,喝薄酒)」呢?但在屈原眼裡,這無異要他隨波逐浪,同流合污!

       這時,漁父莞爾而笑,盪槳離開,擊節唱出發人心省的滄浪之歌(這首歌最早見於《孟子離婁上》),迴盪千古:「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滄浪之水清濁無人可控制,如果清澈乾淨的話,那就拿來洗滌我的帽帶吧!滄浪之水若污濁骯髒的話,那就拿來洗洗我的雙腳吧!反映了道家「安時處順」的思想境界。

      有人說,漁父是道家隱子,本為解結而來,惜屈原終不顧勸告,投進汩羅江,葬於江魚之腹中,所以他笑儒者腦筋打結,諷刺的是,百多年後的楚霸王項羽,同樣不聽烏江亭長勸告,不肯過江東,終於自刎江邊,同樣可說迷悟只在一念間。
附圖:漁夫( 范曾作品 )

2016年5月1日 星期日

難得的一課




        這天,清早的西環海旁,我感覺清靜而帶點肅殺,一幢白色兩層高的舊式政府建築物,座落海旁,就像一個面色慘白看透生死的老人,望海沉思。

        這天,是我參與警務署舉辦的標準偵緝課程(SCIC )中「難得」的一課。我與警察部的同學一起凝重地步向今天的課室--西環維多利亞公眾殮房。

        報到後,我們被安排到一處房間,大家依循規定忙於穿戴防護裝備,期間鴉雀無聲,大家都不自覺地緊張屏息起來,靜候法醫安排上課,等待的時間也仿若停頓。

        得知可以入「課室」時,我緊張得手心冒汗,大家有序緊隨輕步而行,一直走到地庫,藥水氣味愈來愈顯濃烈,最後走進一個敞大的房間,四面是冷冰冰的殘牆,正面的牆上孤寂地掛著一個圓鐘,長針追趕著短針,似在提醒大家,人生是闊步向前,不曾為誰停留;圓鐘下是一個偌大的白板,上面寫著了幾個姓名、性別、時間…,心想定是今天的「無言老師」。我鼓起勇氣游目四顧,除了一些工具和清洗設備外,就是幾張冰冷得叫人心寒的金屬床,在我們面前的一張床臥了一位「男性無言老師」,我們不期然聚在一團,這時法醫亦開始其背誦如流的講課。心想稍後便會在我們面前進行解剖,就不由得緊張起來。

        當福伯(法醫助手的傳統通稱)第一刀從遺體胸膛剖下,我雖然目不轉睛,但感覺奇怪,似乎像電影剪片般,刀落時我眼下一黑,瞬即跳到另一個影像似的,是由「一個人」頓變成「一件物」;跟著見刀幾番起落,俐落地將遺體剖開,一陣強烈異味直湧我早已作出防禦的嗅覺,福伯嫻熟地將一副一副的內臟取出,遞交法醫檢驗,從而找出死因。我見福伯不消一盞茶時間已把「無言老師」的內臟掏盡,淨下的,正是佛經所說的「臭皮囊」,深感不論你是貧富美醜,最終亦徒具皮囊,令人深思人生無常的道理。

        人們對生死問題大多諱莫如深,「但知年往,不覺形遷」,其實生老病死是無從躲避。元代元曲家馬致遠有句話:「不爭鏡裏添白雪,上床與鞋履相別。」人生無常,深感「今晚脫了鞋和襪,未知明天穿不穿。」實是見道之言,要學懂珍惜眼前,活在當下。這一課真是大開眼界,難以忘懷。

       想不到,今次課程除了學習到偵查知識外,還有機會虔誠親睹皮囊,體會無常,令我思考珍惜人生的道理。這種學習經驗實是難得。

2016年4月24日 星期日

湯顯祖的四個夢


        今年是英國著名劇作家莎士比亞和中國明代著名小説家湯顯祖逝世四百周年。當倫敦戲院上演莎士比亞的《仲夏夜之夢》時,中國舞臺上亦正演出湯顯祖上承西廂下啟紅樓的《牡丹亭》。
        説到湯顯祖必然要講他著名的「夢」,《牡丹亭》與《紫釵記》、《南柯記》和《邯鄲記》並稱為「臨川四夢」。

牡丹亭
        當湯顯祖的《牡丹亭》(亦名還魂記)問世後,有人説「幾令西廂減價」其受歡迎程度可見一斑!
        南安太守獨生女杜麗娘一日在家中花園進入夢鄉,夢中碰上一個年輕書生,互生情愫,醒後念念不忘,終日尋夢不得,抑鬱而終。杜麗娘臨終前將自己的畫像封存並埋入亭旁。三年之後,嶺南書生柳夢梅發現杜麗娘的畫像,杜麗娘化為鬼魂叫柳夢梅掘墳開棺,令杜麗娘復活。隨後柳夢梅高中狀元。多番折騰,杜麗娘和柳夢梅二人終成眷屬。

紫釵記
       紫釵記是以唐代蔣防傳奇小說《霍小玉傳》為藍本,原著霍小玉與李益相戀,李益蟾宮折桂高中忘誓,小玉死前含恨詛咒,典型的痴心女子負心漢故事。經湯顯祖的改寫,紫釵記是以霍小玉所喜愛的紫玉釵作線索,串聯全劇情節,盧太尉的專橫、李益的軟弱,給霍小玉帶來了悲慘的命運,但一次小玉夢見一黃衫大漢抱著李益而來,脫鞋登堂,她猛然驚醒。小玉深信:鞋者,諧也,夫婦和諧之兆。最後夢境成真。湯顯祖筆下黃衫客的出現,把《霍小玉傳》的悲劇扭轉成「劍合釵圓」的團圓夢。

南柯記
        唐朝武官淳于棼,酒後夢入大槐安國,與貌美的瑤芳公主成婚,任南柯郡太守。二十年間,政績卓越,並育有二男一女。誰知公主瑤台被困,病重身死。淳于棼後又蒙恩封相,位高權重,怎料遭人忌陷,而流放返鄉。此時,淳于棼夢醒,驚覺二十載的大槐安國實為蟻穴,頓悟萬事俱空,世事無常的道理。

邯鄲記
        唐代書生盧生落第失意回鄉,途經邯鄲,下榻旅館,遇見道士呂純陽,二人相談甚歡,呂純陽贈他一個青瓷枕頭,當時店主正在蒸黃粱米飯,盧生卻睡在枕頭做了一個夢。夢中他娶了清河崔氏之女,又考中進士,平步青雲,官至宰相。但遭同僚陷害入獄多年。平反後封燕國公。享盡榮華富貴,最後老死家中。此時盧生驚醒才知只是夢一場,更發現店主人鍋裏的飯還沒煮熟,原來輾轉一生皆只「黃粱一夢」短暫虛幻。
        明代作家王思仁概括臨川四夢,說道「《邯鄲》仙也;《南柯》佛也;《紫釵》俠也;《牡丹亭》情也」。

        人生如夢,現實命運每多播弄,如莎士比亞在《李爾王》寫道:「命運之弄人,如同頑童掌中的蒼蠅。」所以清代有一書生功名失意,亦來到邯鄲,想到呂純陽點化盧生黃粱夢的故事而作此詩,幽默之餘更為人生無奈下註腳。
「二十年來公與侯,縱然是夢也風流,我今落魄邯鄲道,要向先生借枕頭。」

2016年3月10日 星期四

不知何故今年冬天特別長


        這幾天,不知何故我突然腰痛,痛不堪忍,俗語說:「窮則呼天,痛則呼娘。」真的,我想起母親,但不是因為「痛」,而是近日又再有冷鋒到港,以往每當天氣轉涼,我總會致電母親噓寒勸加衣,但拿起聽筒前一刻我明白是「以前」的事了,原來真是會有揪心的感覺,也不知何故今年冬天特別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