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5日 星期三

遇見文學推介《拾香紀》


遇見文學  主持:黃念欣、李秋婷      香港電台文教組製作


#40 著點書說系列 ()
作家:陳慧 (12/11/2017)
 
聽眾Vincent:「看完這本小說,我在想有時巧合會令人心痛,十香出世那天剛是父親連城的生日;十香離世時的年紀竟是母親宋雲出嫁的歲數。隨著十香的離去故事亦完了,剩下的只有回憶,然而,作者指出「回憶,就是,愛。」翻閱此書將香港的喜與悲快速閃過,使我心中五味雜陳,掩卷後我亦曾有感而發寫下讀後感。所以我向大家推介。」


陳慧,香港作家及電影編劇。陳慧在1998年出版的《拾香紀》獲得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有人視它為拾遺香港紀錄的作品,因為它正正記錄香港在回歸前的面貎。不少人形容陳慧為『非常本土的作家』,因為她的作品都很有意識地與香港有關。

《拾香紀》以連家的故事,並以幼女連十香一個亡靈的聲音,去憶述在回歸前家人經歷的種種,裏頭有大大小小與香港時代緊扣的事件,很容易令讀者投入其中,找尋到自己的座標。

 


香港電台給我的紀念品。








香港電台《遇見文學》編輯台鑒:

我是貴台文化節目的忠實擁躉,尤以黃念欣小姐和李秋婷小姐主持的《遇見文學》更是我不容錯過的。得知可提議作者和文學作品,心生歡喜,特請來近年我喜愛的文學作品,希望能成功制造今次的「巧遇」!


作家:陳慧,文學作品:《拾香紀》

《拾香紀》是一本香港回憶的小說,陳慧在1997630開始撰寫的,主角連十香死於1996年,我覺得作者仿彿流露了「九七大限」的迷思,代表香港殖民時代的結束,把香港九七前的縮影都托在連十香的回憶中,借她和她家人的際遇反映出來,作者用淡然流暢的筆觸寫下香港的故事,好像用筆為香港面上劃下一道一道的皺紋。

將歷史事件嵌入小說情節中,是一種引人入勝的寫作手法,陳慧亦採用了此寫作方法,以連家在香港發生的「事」,帶出對香港四十至九十年代歷史的「情」。 連家十個兒子的成長襯托出香港發生過的大事。我很崇拜李小龍,當讀到三多結婚當晚,其丈夫竟因李小龍的暴斃而鬱鬱寡歡,雖覺得有點誇張,但回想到當年只有9歲的自己,此事又的確算是個「打擊」。

想介紹的選段我覺得很特別,是十香與久別情人隔街重遇:

「我到大有的辦公室,幫忙將一些文件歸檔,…天已經黑了,都亮著了燈,我望向對街,原本在白天只會照見倒影的反光幕牆,如今還原玻璃…,我看見了林佳,在對街的辦公室裡影印,…。我衝到街上,衝上對街的辦公大樓,衝進林佳的辦公室。…當日光漸漸黯澹,當虛幻的倒影消褪,當玻璃回復明淨透晰,我看見了真實的你。大有不見了我,以為我離去了,就將辦公室的燈關掉,鎖上大門,我在林佳的辦公室裡看見大有所做的一切,感覺就如同被遺落在另一個空間。想不到是真的,我再也回不來了。」

十香到大有辦公室幫忙,偶望對街的大廈,竟與久別情人隔街重遇,互相看得清楚卻是觸不可及…,十香跑往對街大廈,突然,她回首發現大有辦公室的燈關掉了,眼前的一黑,十香感到不祥,「如同被遺落在另一個空間裡」,不久,十香瞥見了一件事,一件連會考女狀元七喜都不懂的事----死亡!

看完這本小說,我在想有時巧合會令人心痛,十香出世那天剛是父親連城的生日;十香離世時的年紀竟是母親宋雲出嫁的歲數。隨著十香的離去故事亦完了,剩下的只有回憶,然而,作者指出「回憶,就是,愛。」

翻閱此書將香港的喜與悲快速閃過,使我心中五味雜陳,掩卷後我亦曾有感而發寫下讀後感。所以我向大家推介。希望陳慧的《拾香紀》能在空氣中遇見黃小姐和李小姐,文人雅集使我獲益,祝歲月靜好!

《遇見文學》聽眾Vincent
18-8-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