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10日 星期六

目送


《目送》是台灣作家龍應台的散文集,全書共六十多篇文章,內容包括作者生活不同時刻的片段,母親的病苦、父親的死別、兒子的生離、朋友的思念、生活體驗等,流露她的不同感悟。龍應台文字精煉,感情真摰細膩,充滿人情味,有不少觸動人心的金句。此書不僅告之你親情的可貴,更教懂我們親情的解讀。

「回家」是篇令人反思親情的文章,「三個兄弟,都是五十多歲的人了,這回擺下了所有手邊的事情,在清明節帶媽媽回鄉。」對照作者在「共老」說「所謂兄弟,各自有各自的工作和生活、各自做各自的抉擇和承受。我們聚首,通常不是為了彼此,而是為了父親或母親。」大有「細時兩兄弟,大時兩家人」之嘆。面對病母,哥哥不耐煩地為趕車摧行,身為醫生的弟弟一臉專業地告誡母親,作者龍應台亦說「媽,不要像老鼠一樣走路,來,馬路很平,我牽你手,不會跌倒的。」但他們並沒有在病母角度設想,原來母親「腦的萎縮,或者用藥,都會造成對空間的不確定感。」今次陪母回家,作者後來才知道母親要回的「家」,「不是任何一個有郵遞區號、郵差找得到的家,她要回的『家』,是一段時光。」可是這時光怎麼可能回得去呢?有人說老了就愛回憶,我覺得其實這是珍惜。

但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當然是書名的點題文章——「目送」。

「目送」是作者憶述兒子長大過程時,經歷目送情境的不同感受。文章共兩次這樣寫道:

「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這可算是文章的註腳,令我掩卷深思。

龍應台帶兒子華安上小學第一天,她放開原本圈在她手裡的小手,目送兒子「背著…書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斷地回頭,…我看著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門裡。」

當作者兒子十六歲要到美國作交換生,就是我想介紹的選段,是作者目送的一幕:

「十六歲,他到美國作交換生一年。我送他到機場。告別時,照例擁抱,我的頭只能貼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長頸鹿的腳。他很明顯地在勉強忍受母親的深情。

他在長長的行列裡,等候護照檢驗;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著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終於輪到他,在海關窗口停留片刻,然後拿回護照,閃入一扇門,倏忽不見。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頭一瞥。但是他沒有,一次都沒有。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龍應台緊盯著兒子的背影在進入禁區時一寸一寸往前挪,但她兒子「閃入一扇門,倏忽不見」。今次她兒子沒有像上小學那天般回頭望她,她說「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頭一瞥,但是他沒有,一次都沒有。」深刻體會到漸行漸遠的落寞感受,正是作者另一作品《親愛的安德烈》中所說:「所謂父母,就是那不斷對着背影既欣喜又悲傷,想追回擁抱又不敢聲張的人。」不唯如此,作者更進一步感悟到另一件事。

龍應台突然感到「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我慢慢地、慢慢地意識到,我的落寞,彷彿和另一個背影有關。」

她回憶她父親的往事,更想到她父親離世時,她在火葬場的爐門前,「棺木是一只巨大而沉重的抽屜,緩緩往前滑行。…記得這最後一次的目送。」再次點出「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記得我中學時讀過朱自清的一篇著名的文章「背影」,「目送」一文亦被譽為廿一世紀的「背影」,所以不期然會把兩篇文章作出聯想和比較。朱自清是在兒子的角度,看到父親為自己盡力張羅籌謀時蹣跚的背影,感到父愛而潸然淚下;龍應台則是以母親的視角目送兒子,當兒子漸漸長大,目送情況亦漸見疏離落寞,原來兒子長大了,暗嘆他再也不顧望我了。龍應台由作為母親無微之愛,反省到對父親的思念。應了有句老話:「養子方知父母恩,觀老便曉己未來。」所以,當父母為你送行時,都不要忘記回頭一顧,因為原來簡單的一個回眸,會帶給父母無限的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