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4日 星期四

殺君馬者,道旁兒


        蔡元培是中國的文化巨人,他是光緒十八年進士,任翰林院編修要職,曾留學德國,參加武昌起義,當北大校長時鼓吹百家爭鳴,新舊文學家同時能出任北大教職。

      「五四運動」是發生於1919年5月4日,以青年學生為主的愛國示威遊行運動。但是五四運動的發展出乎了蔡元培的意料之外,學生火燒趙家樓這樣的暴力行動,顯然不符合蔡元培的教育理念。

      「五四」當天,蔡元培校長參加北大學生集會,一面慨然應允全力營救被捕學生,一面卻苦勸學生勿再示威遊行,認為這樣不能扭轉時局,應照常上課,以免節外生枝,增加營救的困難,但學生不聽,翌日便聯同北京其他高校一同罷課。

       所以,1919年 5月9日,蔡元培留下了一張字條辭職離去。上面寫著,「殺君馬者,道旁兒」。殺害者正是讚揚而鼓掌者!誰是被殺的「馬」?誰是「道旁兒」?當時蔡校長沒有解說,人們可以很多解讀,可能蔡元培自喻為馬,然而「道旁兒」是指誰?有人說指遊行學生,有人說指北洋政府。
     
        總言之,蔡元培一方面是痛斥北洋政府的打壓;也替學生的行為而擔心,他覺得不易維持學生的紀律,因為學生們很可能為勝利而陶醉。歷史在在地教訓我們,但人們往往被環境氛圍影響了視野。

新文學運動一百周年


      「有人話:醉過方知酒濃,愛過方知情重…」大家記否鄺美雲《未曾深愛已無情》這首歌的這句讀白呢,其實是出自一首新詩的,而作者就是中國文學史上舉足輕重,新文學運動和五四運動的倡導者之一,胡適之先生。

        屈指算來,今年正是新文學運動一百周年。1917年中國文學革命,新文學運動開始,《新青年》初刊,《文學改良芻議》發表,百年白話文寫作序幕從此展開。


       胡適之要求用白話完全代替文言文。但有則花邊新聞,有人譏諷胡適之推行白話文,自己名字卻仍用「適之」這種古文體,所以「胡適之」從此改名「胡適」。


        其實新文學運動的倡導者如胡適,陳獨秀,蔡元培,甚至魯迅等人都是古文高手,有時寫古詩更比新詩好,但他們卻要證明白話文都可以寫詩的,所以胡適出版了中國第一本新詩集《嘗試集》。


        胡適外貌俊逸,不是一襲長衫青袍,就是畢廷西裝革履,架上圓框眼鏡,書生意氣,氣派不凡,就連高傲的張愛玲也以他為偶像,她在《憶胡適之》說:「跟適之先生談,我確是如對神明」;德國精神分析學大師佛洛伊德的孫女曾到紐約,當朋友問她想到甚麼地方參觀時,她竟說想去拜訪胡適先生,可見胡適魅力跨越寰宇。


       我覺得當年知識分子因身處火紅年代,難免有點過激,以致撟枉過正,甚至要打倒「孔家店」,其實,文白可以並存,不必全盤推倒古文,記得當年我的國文老師曾說,白話文的確能易於表達,切合生活,但亦不能抹煞文言文的文詞雅麗,表達言簡意賅。


       不過,事實上,如果百年前沒有胡適提倡「的麼了嗎」的白話文,那麼,吾等修書行文仍「之乎者也」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