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1日 星期二

朝花夕拾

       一個充滿詩意的書名,原是魯迅一本關於回憶的散文集,到了1986年亦舒的一本愛情小說亦以此為名。

     「朝花夕拾」,早上帶露粲然的花,到晚上再俯拾欣賞,自是一番滋味在心頭。既可代表回憶的文藝描述,也可是亦舒此本小說的重點----時間,時空穿梭的借代詞。科幻題材可算是亦舒筆下三百多本作品中的異類,當然書中仍離不開她拿手的愛情描摹。

        故事敘述公元2035年女主角陸宜因為家庭的煩惱,所以她藉開快車來紓解困苦,怎知發生了意外,當她醒來時,身處一個似乎很陌生的地方,其實她已穿越到1985年,遇上故事的男主角方中信,他是1985年方氏糖果廠的老闆,一個身邊不乏女伴的花花公子。幾經對答,終令方中信相信陸宜的來歷,方中信更想盡辦法幫助陸宜,過程中兩人互生情愫。在想法子回去未來的同時,陸宜更和方中信尋找1985年時仍是五歲的母親,且親見外婆「最後一面」,並和方中信收養了已成孤女的母親,陸宜更赫然驚覺母親經常絮叨提及美如仙子的大恩人,原來就是穿越而來的自己。但有一個重要疑團,何解在2035年母親從來都無提及方中信呢?他倆都⋯⋯心知不妙,大概是方中信未能活到陸宜出世的時候便與世長辭吧。但方中信是一個很樂觀的人,「性格可愛知足,懂得退一步想,所以他是個快樂的人,自身快樂,也令人快樂。」他對陸宜說:「我們一起渡過四十五天,不能說是不幸了,四十五天有一千零八十個小時,每分鐘你都令我心花怒放,認識你是我一生中所發生的最好的一件事….」

       在陸宜返回未來的難題上,亦舒竟借了哥哥的一筆,讓衛斯理和白素跨越書界參與了本故事,有他們的幫助陸宜成功重返2035年。重返50年後的她有很大感悟,對科技發達而缺乏人情味的「現代」有反省之餘,更對人與人之間真摯感情有了重新體會,當然對方中信的愛情更無法忘懷,但在陸宜「回去」後三年,方中信病逝。在2035年陸宜從母親口中得知方中信的墓址,便立即前往。


 「感覺上總以為他剛落葬,其實已有四十餘年,墓木已拱。青石板上全是青苔,墓碑字跡已經模糊。我手簌簌的抖,蹲下去,伸手摸索。上面寫著方中信字樣,一九五五──一九八八。旁邊還有一行小字,慢著,是什麼,我把臉趨向前去看,這一看之下,三魂不見了七魄,原來碑上刻著:宜,我永遠愛你。方知道我會找到這裡,他知道我會看到這行字,他知道。我額角頂著清涼的石碑,號啕大哭起來。我是不得不回來,我是不得不走,我們是不得不拆散。我今生今世,被汝善待過愛護過,於念已足。我淚如雨下。在這偏僻的墓地,也無人來理我,我躲在樹蔭底下,不知哭了多久,只覺得氣促頭昏,四肢無力,也不願站起來走。世界雖大,彷彿沒有我容身之地,沒有方中信帶領我,我不知何去何從。」


       我覺得這是全書最令人感動的一段,是《朝花夕拾》點題之處。陸宜說:「我們是不得不分手的」,當她返回五十年後的「今天」重見「剛分手不久」的方中信,但他卻已是久埋墓塚,加上方中信四十多年前用心良苦的示愛短訊,終給陸宜看到,一字一淚,怎不教人心痛!令我想起陸游的釵頭鳳「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猶鎖壁間塵」有著一樣的憑弔,但方中信的樂觀性格亦教懂了陸宜,她說:「今生今世,被汝善待過,愛護過,於念已足!」


       白素曾有感而發,對陸宜說她的夫婦之道:「人們所說的形影不離,如膠如漆,比翼雙飛?……完全沒有必要。…適當地疏遠,感情才可持久。」正是秦觀所說:「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