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人尋味」「各有千秋」「禍不單行」「似是疑非」…從小我就懂得的成語,皆從「老夫子」漫畫處學來的,這本被父親視為「正氣」的漫畫陪伴我長大。
老夫子漫畫多是四格的,簡潔幽默,翻到一頁有趣,可以捧腹大笑,笑到人仰馬翻,老半天都笑逐顏開,歡樂不已。到我兒出世,當然樂於介紹,結果兩代同看同笑,王澤先生,多謝你帶給我們的歡樂。
兒時閒來更愛好繪畫老夫子,回想已是很久以前的事了,今天,我再提筆懷念兒時感覺,更以此悼念王澤先生。
2017年1月3日 星期二
2016年12月12日 星期一
風流少帥張學良---「自古英雄皆好色」
今天是12月12日,上一世紀的今天,對少帥張學良來說是一生的轉捩點,他發動了西安事變進行「兵諫」,結果被蔣介石軟禁,當時他36歲。張學良說:「我的事情就只到36歲,以後就沒有了。」其實沒有的,相信更多的是他的風流韻事。
風流少帥張學良---「自古英雄皆好色」
馬君武《哀瀋陽》詩云:⋯⋯
「趙四風流朱五狂,翩翩胡蝶最當行。溫柔鄉是英雄冢,哪管東師入瀋陽;告急軍書夜半來,開場弦管又相催。瀋陽已陷休回顧,更抱佳人舞幾回。」
這首詩在我讀中學時老師曾提到,聽得我入神。詩中人物的風流瓜葛,證實除趙四外其他都是想當然的附會,為此張學良相當氣忿,謂作者見胡蝶有聲名,就強把她名字連上,他們根本緣慳一面;朱五其實是張學良秘書朱光沐的妻子,我讀過高陽先生的雜文曾經說過這麼一個故事,謂有次飯局朱五知道馬君武同場,便走到他面前自我介紹,令馬君武尷尬離開。
馬君武的《哀瀋陽》雖然捕風捉影,但張學良當時生活確是糜爛,所以也算取辱有道。張學良曾說:「自古英雄皆好色,若不好色非英雄。我雖不是英雄漢,却也好色似英雄!」先有于鳳至賢淑髮妻;又有大家閨秀谷瑞玉「隨軍夫人」;名門望族梁家九小姐和十小姐兩位千金都先後與張學良有染;官宦之家的趙四(趙一荻)癡情追隨,陪伴少帥度過了半生的囚禁生活;張學良最後一位女人是在北京大學認識的蔣士雲(蔣四小姐) 。及後,年逾古稀的張學良這樣說:「趙四最好,蔣四最愛。」
少帥風流名不虛傳,認真算來中外女子前後有十一位女朋友,若不是西安事變將他幽禁,風流何止於此!正如他說自己:「平生無憾事,唯一愛女人。」
2016年12月11日 星期日
張學良的國仇家恨--「確保東北入版圖」
明天是12月12日,上一世紀的這天,對少帥張學良來說是一生的轉捩點,我記起兩首關於他的詩。
張學良的國仇家恨--「確保東北入版圖」
少帥張學良曾有詩云:⋯⋯
「孽子孤臣一穉儒,填膺大義抗強胡,豐功豈在尊民朔,確保東北入版圖。」
日本人想侵佔東北鐵路權,痛恨少帥父親張作霖軟磨硬泡不合作的態度,日本關東軍逐於1928年6月4日預埋炸藥在瀋陽郊外皇姑屯,當張作霖的專用列車(即當年西太后的專用列車) 駛到時,將整列車卡炸毀。張作霖被日本人炸死的當天,正就是張學良的生辰,叫少帥痛恨終生。
「夜殺其夫,明坐其家」,日本人暗殺了張作霖竟再派特使林權助到場弔唁,並告之少帥勿易幟統一,並開出利誘條件,張學良的答複是:「你忘記了我是中國人!」張學良斷然拒絕當兒皇帝,日本人明白到無法誘降少帥,只能實行「城是箭射來的」,1931年發動9.18事變。
皇姑屯父血未乾,又有北大營9.18事變來臨,國仇家恨,我相信張學良比誰都抗日,卻偏被冠以「不抵抗將軍」罵名,歷史洪流中,太多吊詭事了。
另一首詩是關於少帥的風流詩,明天再說…
2016年11月22日 星期二
竹杖芒鞋輕勝馬
2016年9月15日 星期四
廣寒宮未閉
今天晚上,中國研發的「天宮二號」
千古傳說,中秋猶多。嫦娥偷服丈夫后羿的長生藥,卻奔飛月上,
又有相傳月亮上的廣寒宮前,有棵生長茂盛的桂樹,高五百多丈,
在這現代廣寒宮裡,航天員不會像嫦娥和吳剛永困宮中,
還記得蘇軾千年前有詩問道「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2016年6月9日 星期四
生命叩問,滄浪之水
今天是端午節, 還記得是紀念兩千三百多年前的一位愛國詩人嗎?
屈原,可算是最早的詩人。他曾向天叩問著生命,寫下千古奇著《 天問》,他連問了一百七十二個問題,在洋洋灑灑的百多問中, 上自天文星辰,下至地理神話傳說,中及君臣愚賢人事歷史, 皆提出了種種疑問。
屈原是個多思多慮的人,但究竟他太高潔還是太固執呢?
這天,屈原「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
漁父便勸屈原不必「獨醒獨清,深思高舉」,何不「淈泥揚波,
這時,漁父莞爾而笑,盪槳離開,擊節唱出發人心省的滄浪之歌(
有人說,漁父是道家隱子,本為解結而來,惜屈原終不顧勸告,
2016年5月1日 星期日
難得的一課
這天,清早的西環海旁,我感覺清靜而帶點肅殺,
這天,是我參與警務署舉辦的標準偵緝課程(SCIC )中「難得」的一課。
報到後,我們被安排到一處房間,大家依循規定忙於穿戴防護裝備,
得知可以入「課室」時,我緊張得手心冒汗,
當福伯(法醫助手的傳統通稱)第一刀從遺體胸膛剖下,
人們對生死問題大多諱莫如深,「但知年往,不覺形遷」,
想不到,今次課程除了學習到偵查知識外,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