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30日 星期六

密碼


最近勒索軟件「WannaCry」肆虐全球,人心惶惶,政府呼籲我們要採取防範措施。其實,防禦病毒須從內外著手。「外」方面,我們要避免瀏覽可疑的網站或開啟不明來歷的電郵和點擊內裡的超連結等;「內」方面,我們要為電腦設置加密,加強檔案保安。所以,外不拈花惹草,內則守衛森嚴,定能保你電腦安然,說到加密守衛,相信大家就要會想到惱人的密碼設定。


密碼,即私密的號碼,密碼越長保護性越強,而長密碼也被稱為密碼短語。其實人生的密碼頗多,除了用作加密電腦外,它已滲進人類生活上不同的層面,諸如個人資料的,通訊用的,生活上互動交流使用的,實不一而足。人一生中,接觸到無數密碼,如何設定一個容易記和難被破解的密碼確實不易,不惟如此,密碼還被要求不斷更新的,以得最佳安全保障。倘若你記憶力欠佳,恐怕人生都會被卡住而停頓下來!

這夜,我返家時卻忘記了大廈門閘今天轉換了新的密碼,我五指懸浮在大門密碼鍵盤上,張惶失惜,我除了望門興嘆之外,自責抱怨悠然而生,那種佇立呆站門前等候的感覺並不好受,彷彿我默書不合格要被罰企在教員室門外,等待著老師的特赦。

這是現代人類的無情隔閡,先莫說古人「家不閉戶」的太平盛世互信互助,現代人縱使進入自己家園也需通過考核呢!這種電子科技與密碼携手,便成了一個六親不認,不講情面的「程序」。日常生活中滿佈密碼,只要你忘記,你便舉步為艱,大家有否體驗過因輸入的密碼不符,使你案前電腦被鎖,令那天的工作也被打進牢籠,任你是說服六國的蘇秦再生,或是舌戰群儒的孔明重現,但見密碼不符,你便休想通過這道銅牆鐵壁。

何解又忘記密碼呢?因為優良的密碼總是運用毫無感情的冰冷結構,你想滲入一些人性化元素,譬如生日日期或摯愛要親的名字,卻普遍被指為高風險的設定,想變得要安全些嗎?那就得乖乖地費思量,想想一些「與我無關」的密碼吧!

可是,密碼其實只是一條鑰匙,我想倘能滲進情感表達是多好呢,不是嗎,你看阿里巴巴站在四十大盜的藏寶巢穴前,大叫「芝麻開門」,是那麼有趣的密碼!所以我忽發奇想,若果互聯網啟動密碼是「識遍天下事」、社交網站密碼用「友直友諒友多聞」、電郵密碼用「魚往雁返」、長途電話密碼是「飛星傳恨」、投資戶口密碼用「時來風送滕王閣」、銀行提款機密碼是「千金散盡還復來」,那會是多麼的儒雅呢!所以,今夜我真希望大門的新密碼是「蓬門今始為君開」啊!



2017年12月13日 星期三

寧為太平犬,莫作亂世人

        今天是12月13日,標記著中國的一宗痛史。

        2004年11月9日清晨,在美國加利福尼亞的州際路旁,停泊的一輛私家車上,發現美籍華裔作家張純如頭部中槍死亡。她的死和1937年中國南京一宗慘痛歷史有關。

        1937年12月13日,侵華日軍為了向中國政府立威和高壓管治,發生令人髮指的南京大屠殺,而且持續了七周。南京大屠殺的死亡人數比日本廣島和長崎的死亡人數總和為多。

        有人說中國是苦難的民族。猶太人受到納稅黨的逼害,國際尚為他們抱不平,但中國受日本軍國主義的殘害,仍冤恨未申,在西方甚至鮮人聽聞此慘劇。所以美籍華裔作家張純如毅然寫下《南京大屠殺》一書,書的副標題是「被遺忘的的大屠殺」。這書竟是第一本詳細記載此段歷史的英文書籍。

        張純如為了撰寫《南京大屠殺》,走訪南京,美德等國,在蒐集資料過程中,她找到當年在華德國人約翰拉貝的日記,身為納稅黨員的約翰拉貝都對日本暴行看不過眼,建立了一個安全區,救了廿五萬中國人。當年種種,他除書之以日記,更留下了一批照片和影片,成為南京大屠殺第三方有力的歷史鐵證。

         另一位影響張純如很深的是明妮魏特琳,當時她把南京金陵女子學校變成難民所,保住了數以萬計的中國人性命,為此國民政府頒授她一枚采玉勳章。但正常人被捲入這極不尋常的遭遇中怎無影響。當她回到美國後,患上嚴重抑鬱病,最終自殺身亡。張純如讀到她的日記時,亦幾乎崩潰。

        原來,苦難未必要親身經歷,當人在一遍又一遍細聽倖存者說出悲慘的故事,一字一淚,漸漸便走進苦難者的時空,不能自拔。

       「寧為太平犬,莫作亂世人」,張純如為了寫這本《南京大屠殺》,已筋疲力盡,精神負荷太重了,她本來開朗鮮明的性格在蒐集資料和採訪過程中,被磨平殆盡了,最後更患上嚴重抑鬱病。最後,更有說她如明妮魏特琳般,不能走出陰霾,選擇了結束自己的生命。

      《南京大屠殺》一書影響甚遠。當年張純如的簽書會竟然持續了一年多之久,顯示此書的震撼。雖然現在她已離開我們,但她的努力和堅持仍影響著世人。日本右翼分子的作為只是欲蓋彌彰,張純如的《南京大屠殺》令他們不能漂白這段歷史。

        張純如曾說:「我不想這段歷史從此消失,不想那麼多人的生命從此灰飛煙滅,才寫這本書。日本強硬勢力,想令這段歷史消失,我認為是對遇難者的侮辱!」



 

2017年12月3日 星期日

人生幾許月當頭


       今天是農曆十月十六,掛在天上的「白玉盤」是今年最近地球的「滿月」,視覺上這晚的月亮比平時大7%!

        千古傳說,與月猶多;百年苦怨,總憑月訴;幾多鄉愁離苦、人生嘆惋,同望一月而發!

        「人生幾許月當頭」,我們不要天天低頭掃弄手機,今晚就承月滿之興,抬起頭來,張望一下此大了7%的明月,能否窺望廣寒宮中嫦娥素貌;有否瞥見吳剛正忙於不能完成的任務,砍伐永不倒下的桂樹而徒勞。

        今晚,你無須跑到「近水樓臺」,亦不應再推搪「我生待明月」,更不用效東坡把酒問青天「明月幾時有?」因為,今晚明月正當頭了!

 
 

2017年11月15日 星期三

遇見文學推介《拾香紀》


遇見文學  主持:黃念欣、李秋婷      香港電台文教組製作


#40 著點書說系列 ()
作家:陳慧 (12/11/2017)
 
聽眾Vincent:「看完這本小說,我在想有時巧合會令人心痛,十香出世那天剛是父親連城的生日;十香離世時的年紀竟是母親宋雲出嫁的歲數。隨著十香的離去故事亦完了,剩下的只有回憶,然而,作者指出「回憶,就是,愛。」翻閱此書將香港的喜與悲快速閃過,使我心中五味雜陳,掩卷後我亦曾有感而發寫下讀後感。所以我向大家推介。」


陳慧,香港作家及電影編劇。陳慧在1998年出版的《拾香紀》獲得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有人視它為拾遺香港紀錄的作品,因為它正正記錄香港在回歸前的面貎。不少人形容陳慧為『非常本土的作家』,因為她的作品都很有意識地與香港有關。

《拾香紀》以連家的故事,並以幼女連十香一個亡靈的聲音,去憶述在回歸前家人經歷的種種,裏頭有大大小小與香港時代緊扣的事件,很容易令讀者投入其中,找尋到自己的座標。

 


香港電台給我的紀念品。








香港電台《遇見文學》編輯台鑒:

我是貴台文化節目的忠實擁躉,尤以黃念欣小姐和李秋婷小姐主持的《遇見文學》更是我不容錯過的。得知可提議作者和文學作品,心生歡喜,特請來近年我喜愛的文學作品,希望能成功制造今次的「巧遇」!


作家:陳慧,文學作品:《拾香紀》

《拾香紀》是一本香港回憶的小說,陳慧在1997630開始撰寫的,主角連十香死於1996年,我覺得作者仿彿流露了「九七大限」的迷思,代表香港殖民時代的結束,把香港九七前的縮影都托在連十香的回憶中,借她和她家人的際遇反映出來,作者用淡然流暢的筆觸寫下香港的故事,好像用筆為香港面上劃下一道一道的皺紋。

將歷史事件嵌入小說情節中,是一種引人入勝的寫作手法,陳慧亦採用了此寫作方法,以連家在香港發生的「事」,帶出對香港四十至九十年代歷史的「情」。 連家十個兒子的成長襯托出香港發生過的大事。我很崇拜李小龍,當讀到三多結婚當晚,其丈夫竟因李小龍的暴斃而鬱鬱寡歡,雖覺得有點誇張,但回想到當年只有9歲的自己,此事又的確算是個「打擊」。

想介紹的選段我覺得很特別,是十香與久別情人隔街重遇:

「我到大有的辦公室,幫忙將一些文件歸檔,…天已經黑了,都亮著了燈,我望向對街,原本在白天只會照見倒影的反光幕牆,如今還原玻璃…,我看見了林佳,在對街的辦公室裡影印,…。我衝到街上,衝上對街的辦公大樓,衝進林佳的辦公室。…當日光漸漸黯澹,當虛幻的倒影消褪,當玻璃回復明淨透晰,我看見了真實的你。大有不見了我,以為我離去了,就將辦公室的燈關掉,鎖上大門,我在林佳的辦公室裡看見大有所做的一切,感覺就如同被遺落在另一個空間。想不到是真的,我再也回不來了。」

十香到大有辦公室幫忙,偶望對街的大廈,竟與久別情人隔街重遇,互相看得清楚卻是觸不可及…,十香跑往對街大廈,突然,她回首發現大有辦公室的燈關掉了,眼前的一黑,十香感到不祥,「如同被遺落在另一個空間裡」,不久,十香瞥見了一件事,一件連會考女狀元七喜都不懂的事----死亡!

看完這本小說,我在想有時巧合會令人心痛,十香出世那天剛是父親連城的生日;十香離世時的年紀竟是母親宋雲出嫁的歲數。隨著十香的離去故事亦完了,剩下的只有回憶,然而,作者指出「回憶,就是,愛。」

翻閱此書將香港的喜與悲快速閃過,使我心中五味雜陳,掩卷後我亦曾有感而發寫下讀後感。所以我向大家推介。希望陳慧的《拾香紀》能在空氣中遇見黃小姐和李小姐,文人雅集使我獲益,祝歲月靜好!

《遇見文學》聽眾Vincent
18-8-2017
 
  

2017年9月26日 星期二

世間何物催人老




「世間何物催人老,半是雞聲半馬蹄。」

        幾年前讀到清代王九齡這首詩,他說世上最催人老的無非兩件事,一是每天床頭鬧鐘的「啼叫」和為口奔馳的「馬蹄忙」,但我卻不盡苟同。

        這天我參加退休前講座,伊利沙伯體育館裡兩千多人座無虛席,當我走進場館,見到的不是黑壓壓的,卻竟是花白銀影的人頭,左顧又盼,反覺得自己年輕,當然我們紀律部隊,總比他們年輕五年吧!但處身其中,加上講者的闡述內容,都在把你素描成一副龍鐘老態,除了教你計算退休金的一節是欣喜外,講授的都是告訴你老之將至,不是,是老之已至的對待方法,教你排遣身老之愁。在伊館裡方八小時,卻彷彿登上老人列車驅往耄耋旅途,待講座結束,人們從伊館走出來,大有世上已千年之感!

         所以,我相信萬法唯心,壯心未與年俱老,只要心境是甚麼樣就是甚麼樣的人,催人老的不是雞聲馬蹄,亦非退休日期,而是心態。試想退休後鬧鐘不再「啼叫」,每天無所行事,日曆再無所用,整天在嗟老嘆悲,不是更催人老嗎?所以「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無恨月長圓」,假如老天爺像凡人這般心態,天也會老,但若能無執無恨,何時賞的月都會圓滿吧!



2017年9月18日 星期一

九.一八不抵抗將軍、風流少帥--張學良


        今天是九一八事變國難日,1931年的這天日本關東軍炸毀沈陽柳條湖附近的南滿鐵路,將三具身穿中國士兵制服的中國人屍體放置現場作證據,誣陷中國軍隊所為,發動侵佔中國東北行動。但當時善戰的東北軍卻不發一槍退入關內。皇姑屯父血未乾,今又被誣陷炸鐵路,張學良卻行「不抵抗政策」故被後人冠「不抵抗將軍」罵名,更有馬君武寫下《哀瀋陽》詩譏諷:

 「趙四風流朱五狂,翩翩胡蝶最當行。
     溫柔鄉是英雄冢,哪管東師入瀋陽;
     告急軍書夜半來,開場弦管又相催。
     瀋陽已陷休回顧,更抱佳人舞幾回。」

        這首詩在我讀中學時老師曾提到,聽得我入神。詩中人物的風流瓜葛,其實是馬君武誇大其詞,證實除趙四外其他都是想當然的附會,為此張學良相當氣忿,謂作者見胡蝶有聲名,就強把她名字連上,他們根本緣慳一面(胡蝶其實與戴笠一起);朱五其實是張學良秘書朱光沐的妻子,我讀過高陽先生的雜文曾經說過這麼一個故事,謂有次飯局朱五知道馬君武同場,便走到他面前「自我介紹」,令馬君武尷尬離開。

        馬君武的《哀瀋陽》雖然捕風捉影,但張學良當時生活確是糜爛,所以也算取辱有道。張學良曾說:

「自古英雄皆好色,若不好色非英雄。
    我雖不是英雄漢,却也好色似英雄!」

        先有于鳳至賢淑髮妻;又有大家閨秀谷瑞玉「隨軍夫人」;名門望族梁家九小姐和十小姐兩位千金都先後與張學良有染;官宦之家的趙四(趙一荻)癡情追隨,陪伴少帥度過了半生的囚禁生活;張學良最後一位女人是在北京大學認識的蔣士雲(蔣四小姐) 。及後,年逾古稀的張學良這樣說:「趙四最好,蔣四最愛。」

        少帥風流名不虛傳,認真算來中外女子前後有十一位女朋友,若不是西安事變將他幽禁,風流何止於此!正如他說自己:「平生無憾事,唯一愛女人。」



 

2017年9月15日 星期五

《沉淪》讀後


        《沉淪》是郁達夫的代表作,大膽的取材與描寫,當年被受非議。《沉淪》是描述一個年輕中國人在日本留學的故事。不知是國仇還是他早熟的性情原故,他的憂鬱症愈鬧愈甚了。他覺得「學校裏的教科書,味同嚼蠟,毫無半點生趣。」他不願與同學交往,準確點說,他不願與日本人交往。「他與他同學中間的距離,一天一天的遠背起來,他的同學都以為他是愛孤獨的人,所以誰也不敢來近他的身。」他在日記寫道:「我何苦要到日本來,我何苦要求學問。既然到了日本,那自然不得不被他們日本人輕侮的。中國呀中國!你怎麼不富強起來,我不能再隱忍過去了。」

         可是青春期的躁動令他更痛苦,他總是默看別的青年人笑語談心,心情納悶得很,有天他在旅館裏無意中偷窺女子洗澡,他斥責自己的下流,但雙腿「竟同被釘子釘住的一樣,動也不能動了」;又有次他拿了詩集走到長滿高草的平原正想享受秋色,卻又碰到一對男女在附近草叢偷歡,聽到淫聲浪語,他痛罵自己的不該,然而「他那一雙尖著的耳朵,卻一言半語也不願意遺漏,用了全副精神在那裏聽著。」

        及後,他渡到東岸之後,踱進賣酒食的店,其實他早知是紅樓楚館之地「大約就是賣酒食的人家,但是我聽見說,這樣的地方,總有妓女在那裏的。」他進去後,很快已被「待女」識破他並非日本人。那侍女對他說:「酒就快沒有了,我再去拿一瓶來罷?」但是他被她欺騙了。她原來是領了兩三個另外的客人,上間壁的那一間房間裏去的。他心想:「罷了罷了,我再也不愛女人了,我再也不愛女人了。我就愛我的祖國,我就把我的祖國當作了情人罷。」

『原來日本人輕視中國人,同我們輕視豬狗一樣。日本人都叫中國人作「支那人」,這「支那人」三字,在日本,比我們罵人的「賤賊」還更難聽,如今在一個如花的少女前頭,他不得不自認說:「我是支那人」了。「中國呀中國,你怎麼不強大起來!」他全身發起抖來,他的眼淚又快滾下來了。』

        結賬後,他在海邊上走了一會,心情差透,看到璀璨的漁燈閃閃和動人的銀漾月色,竟變成另一番恐怖境象,他說:「看看遠岸的漁燈,同鬼火似的在那裏招引他。細浪中間,映著了銀色的月光,好像是山鬼的眼波…」。不知是什麼道理,他忽想跳入海裏去死了。留下的是「中國呀中國!你怎麼不富強起來!」嬝嬝餘音。


2017年8月11日 星期五

從穿越劇說到穿越時空

        最近有一部以穿越為題材的電視劇,故事講述明朝將軍袁崇煥、東林學士左光斗和太監李進忠在護送太子妃期間,於霧林穿越時空來到2017年,然後尋找太子妃下落,期間他們得知歷史記述明朝覆亡,他們便起誓要返回明朝將把弄朝綱的太監魏忠賢殺掉,以改國祚。但有讀過歷史的觀眾早已會心故事的高潮早伏,因為那個穿越的太監名字叫李進忠,歷史上記載李進忠真名是魏進忠,期後熹宗皇帝謂他乃忠心賢臣,故賜名「忠賢」,其實那大奸角「九千歲魏忠賢」早已出場。明顯此劇故事想學習黃易《尋秦記》最後項少龍之子改名「項羽」的鋪排,要令觀眾驚訝叫絕。

        說到穿梭時空,早已成為科幻小說中重要題材,記得1985年的《回到未來》可謂家喻戶曉,1986年亦舒的《朝花夕拾》都令我愛不釋卷,之後《尋秦記》…等等多不勝數。

        但究竟穿越時空可能嗎?一直是科學家關心的課題,愛恩斯坦的相對論指出當物體以接近光速飛行時,別人從外看它,會見它猶如不動,如此推算,當物體比光速快,即進入蟲洞(時光隧道),便會穿越時空,舉例如一張紙是直的,劃一直線由A點至B點代⋯⋯表時間進程,但若把紙卷曲起來,即A點至B點變得很近,但中間穿過便要透過一通道,科學家名為蟲洞,那麼便是穿越時空。但這仍是一個數學上的推說,因為沒有物質能抵受比光速更快的力量。

       若以佛學上來理解是不可能穿越的,因為無一剎那是實在的、不變的,才會有「時間」的產生,既然今刻是前一刻變成;今刻又將變了下一刻,即每一刻都非不變實體,所以,不可能由不實在的一刻穿越到另一不實在的一刻的。


        2009年6月28日霍金曾於劍橋大學開了一個別開生面的派對,他設宴邀請未來的時空旅者到場,標語上寫著「歡迎時間旅行者」,他開此派對前並沒有向任何人透露,那天霍金等了很久,不僅他期望未來的環球小姐,沒有來到他身邊,而且最後是無「人」到宴,所以霍金結論是:穿越時空是不可能的。


        孔子曾對著川流不息的河水有感而發:「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所以,其實人生就如河流般無情地不斷流逝而不會回來的。

 
 

2017年8月1日 星期二

朝花夕拾

       一個充滿詩意的書名,原是魯迅一本關於回憶的散文集,到了1986年亦舒的一本愛情小說亦以此為名。

     「朝花夕拾」,早上帶露粲然的花,到晚上再俯拾欣賞,自是一番滋味在心頭。既可代表回憶的文藝描述,也可是亦舒此本小說的重點----時間,時空穿梭的借代詞。科幻題材可算是亦舒筆下三百多本作品中的異類,當然書中仍離不開她拿手的愛情描摹。

        故事敘述公元2035年女主角陸宜因為家庭的煩惱,所以她藉開快車來紓解困苦,怎知發生了意外,當她醒來時,身處一個似乎很陌生的地方,其實她已穿越到1985年,遇上故事的男主角方中信,他是1985年方氏糖果廠的老闆,一個身邊不乏女伴的花花公子。幾經對答,終令方中信相信陸宜的來歷,方中信更想盡辦法幫助陸宜,過程中兩人互生情愫。在想法子回去未來的同時,陸宜更和方中信尋找1985年時仍是五歲的母親,且親見外婆「最後一面」,並和方中信收養了已成孤女的母親,陸宜更赫然驚覺母親經常絮叨提及美如仙子的大恩人,原來就是穿越而來的自己。但有一個重要疑團,何解在2035年母親從來都無提及方中信呢?他倆都⋯⋯心知不妙,大概是方中信未能活到陸宜出世的時候便與世長辭吧。但方中信是一個很樂觀的人,「性格可愛知足,懂得退一步想,所以他是個快樂的人,自身快樂,也令人快樂。」他對陸宜說:「我們一起渡過四十五天,不能說是不幸了,四十五天有一千零八十個小時,每分鐘你都令我心花怒放,認識你是我一生中所發生的最好的一件事….」

       在陸宜返回未來的難題上,亦舒竟借了哥哥的一筆,讓衛斯理和白素跨越書界參與了本故事,有他們的幫助陸宜成功重返2035年。重返50年後的她有很大感悟,對科技發達而缺乏人情味的「現代」有反省之餘,更對人與人之間真摯感情有了重新體會,當然對方中信的愛情更無法忘懷,但在陸宜「回去」後三年,方中信病逝。在2035年陸宜從母親口中得知方中信的墓址,便立即前往。


 「感覺上總以為他剛落葬,其實已有四十餘年,墓木已拱。青石板上全是青苔,墓碑字跡已經模糊。我手簌簌的抖,蹲下去,伸手摸索。上面寫著方中信字樣,一九五五──一九八八。旁邊還有一行小字,慢著,是什麼,我把臉趨向前去看,這一看之下,三魂不見了七魄,原來碑上刻著:宜,我永遠愛你。方知道我會找到這裡,他知道我會看到這行字,他知道。我額角頂著清涼的石碑,號啕大哭起來。我是不得不回來,我是不得不走,我們是不得不拆散。我今生今世,被汝善待過愛護過,於念已足。我淚如雨下。在這偏僻的墓地,也無人來理我,我躲在樹蔭底下,不知哭了多久,只覺得氣促頭昏,四肢無力,也不願站起來走。世界雖大,彷彿沒有我容身之地,沒有方中信帶領我,我不知何去何從。」


       我覺得這是全書最令人感動的一段,是《朝花夕拾》點題之處。陸宜說:「我們是不得不分手的」,當她返回五十年後的「今天」重見「剛分手不久」的方中信,但他卻已是久埋墓塚,加上方中信四十多年前用心良苦的示愛短訊,終給陸宜看到,一字一淚,怎不教人心痛!令我想起陸游的釵頭鳳「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猶鎖壁間塵」有著一樣的憑弔,但方中信的樂觀性格亦教懂了陸宜,她說:「今生今世,被汝善待過,愛護過,於念已足!」


       白素曾有感而發,對陸宜說她的夫婦之道:「人們所說的形影不離,如膠如漆,比翼雙飛?……完全沒有必要。…適當地疏遠,感情才可持久。」正是秦觀所說:「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2017年7月20日 星期四

《拿破崙加冕圖》

    
       香港文化博物館今年四月至七月迎來法國羅浮宮的珍貴藏品,名為「羅浮宮的創想——從皇宮到博物館的八百年」展覽,展出多樣舉世知名的收藏,不同時期藝術瑰寶,例如法國大革命後存世希少,難得一見的太陽王路易十四造像;又能近距離欣賞兩千五年前的馬頭石像,它將會因「疤痕」而封存羅浮宮;更親眼目睹拿破崙曾踏足的圓型拿破崙徽號地毯…,千年百年前的文物靜默無言,只有我們站在它們面前,才能體會當中的震撼和感動,歷史就這樣令人徘徊。
        我為了瞭解羅浮宮展覽,花了一小時排隊獲取了跟隨香港文化博物館提供的導賞服務,但這位導賞員我實不敢恭維,特別是解說《拿破崙加冕圖》更是資料錯誤,故想和大家分享這巨型壁畫的有趣故事

《拿破崙加冕圖》

        1804122,拿破崙登基,他在巴黎聖母院加冕稱帝,為了讓世人永遠記住他神聖而偉大的時刻,他命令著名畫家雅克·路易·大衛創作一幅六米高的巨型壁畫,這就是美術史上的壁畫名作《拿破崙加冕圖》

 (網絡圖片)

        按道理既然請來教皇庇護七世出席,就應由他為拿破崙加冕,可是拿破崙卻把教皇置諸一旁,大衛本已善解皇意,繪畫拿破崙親手為自己戴上皇冠,但畫好草圖後,傲慢自負的拿破崙,卻要求大衛改成由自己這個皇帝給皇后約瑟芬加冕這個場景。

       在大衛的草圖中,拿破崙身後的教皇庇護七世戴着高帽子,但大衛在面世的壁畫中,教皇卻是光着頭的,拿破崙卻變得高大偉岸的。

       這幅世界名畫中還有一個人就是作者大衛。他將自己也畫進了畫中,就在皇太后萊蒂西亞身後左側,這顯然是「後期制作」吧。

      此畫的虛擬部份不唯如此,根據歷史記載,拿破崙的母親萊蒂西亞根本不滿意這場婚事,故在巴黎聖母院舉行加冕禮時,她事實上沒有到場;紅衣主教卡普拉拉亦因為病倒而沒有在場的。但是,在《拿破崙加冕圖》一畫中,卻偏要皇太后座在整幅畫的中間位置,卡普拉拉也得乖乖站在庇護七世的右邊,儼然是拿破崙的一個保護神。果然,拿破崙字典中是沒有「難」字的。

(網絡圖片)

        還有一件緋聞,《拿破崙加冕圖》其實有兩幅的,另一幅亦是大衛親手複製重畫的,現藏於凡爾賽宮裡,但畫中藏了一個秘密,我們把兩幅畫作對比便清晰可見,畫中左邊拿破崙的妹妹寶琳公主的衣服顏色是不同的,由藏於羅浮宮版本中的白色變成藏於凡爾賽宮版本中的粉紅色,在法國粉紅色代表愛情,便暗示了作者大衛愛上了寶琳公主。

 

2017年6月17日 星期六

背影與目送



        今天是父親節,我想起兩篇文章:朱自清的「背影」和龍應台的「目送」。

        第一篇「背影」是香港中學生必讀的文章。朱自清很嫌棄父親,文章中他認為自己已二十歲了,北京已往來過兩三次,不明白父親何解堅持送行;又不滿他囑咐茶房照應,心裏笑他的迂,認為托他們直是白托。父親這樣的無微不至卻令他厭煩,送行當天父親又是一大段囉囉唆唆絮語:「路上小心,夜裏要警醒些,不要受涼。」朱自清對父親的嘮叨,如同很多年輕人對父母的關心總不耐煩,然而朱自清最後都感到父親的慈愛而寫下這篇背影。

        文中說到朱爸爸要過穿過鐵道對面的攤檔,買些橘子給朱自清途中吃,這段描述可算是經典,當年我老師教授此課時,明顯悉心感性地朗讀這段,確令同學們都非常感動。

        朱自清寫道「我看見他……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然而,當朱爸爸買橘子回來時卻更費功夫,「過鐵道時,他先將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當此情境,朱自清趕緊去抱著他。然後「蘭舟催發」真要和父親分別了,在文章結尾寫道:「他走了幾步,回過頭看見我,等他的背影混入來來往往的人裡,再找不著了,我便進來坐下,我的眼淚又來了。」

        龍應台的「目送」,是我為人父後才讀到,不知是否如此,文章更能牽動我情。文章共三次這樣寫道:「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這可算是文章的註腳。


        龍應台帶兒子華安上小學第一天,她放開原本圈在她手裡的小手,目送兒子「背著….書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斷地回頭,….我看著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門裡。」當兒子十六歲,到美國作交換生那年,龍應台送他到機場,又目送著他的背影在進入禁區時一寸一寸往前挪,他閃入一扇門,倏忽不見。今次兒子沒有回頭望她,她說「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頭一瞥,但是他沒有,一次都沒有。」


        龍應台突然感到「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我慢慢地、慢慢地意識到,我的落寞,彷彿和另一個背影有關。」


        她回憶她父親的往事,更想到她父親離世時,她在火葬場的爐門前,「棺木是一只巨大而沉重的抽屜,緩緩往前滑行。…. 記得這最後一次的目送。」


        朱自清在兒子的角度看到父親為自己盡力籌謀時蹣跚的背影,感到父愛而潸然淚下;龍應台是作為父母目送兒子,當兒子漸漸長大,目送情況亦漸見遠離,原來兒子長大了,暗嘆他再也不顧望我了。從當父母無微之愛,反省到對父親的思念。應了有句老話:「養子方知父母恩,觀老便曉己未來。」


2017年5月4日 星期四

殺君馬者,道旁兒


        蔡元培是中國的文化巨人,他是光緒十八年進士,任翰林院編修要職,曾留學德國,參加武昌起義,當北大校長時鼓吹百家爭鳴,新舊文學家同時能出任北大教職。

      「五四運動」是發生於1919年5月4日,以青年學生為主的愛國示威遊行運動。但是五四運動的發展出乎了蔡元培的意料之外,學生火燒趙家樓這樣的暴力行動,顯然不符合蔡元培的教育理念。

      「五四」當天,蔡元培校長參加北大學生集會,一面慨然應允全力營救被捕學生,一面卻苦勸學生勿再示威遊行,認為這樣不能扭轉時局,應照常上課,以免節外生枝,增加營救的困難,但學生不聽,翌日便聯同北京其他高校一同罷課。

       所以,1919年 5月9日,蔡元培留下了一張字條辭職離去。上面寫著,「殺君馬者,道旁兒」。殺害者正是讚揚而鼓掌者!誰是被殺的「馬」?誰是「道旁兒」?當時蔡校長沒有解說,人們可以很多解讀,可能蔡元培自喻為馬,然而「道旁兒」是指誰?有人說指遊行學生,有人說指北洋政府。
     
        總言之,蔡元培一方面是痛斥北洋政府的打壓;也替學生的行為而擔心,他覺得不易維持學生的紀律,因為學生們很可能為勝利而陶醉。歷史在在地教訓我們,但人們往往被環境氛圍影響了視野。

新文學運動一百周年


      「有人話:醉過方知酒濃,愛過方知情重…」大家記否鄺美雲《未曾深愛已無情》這首歌的這句讀白呢,其實是出自一首新詩的,而作者就是中國文學史上舉足輕重,新文學運動和五四運動的倡導者之一,胡適之先生。

        屈指算來,今年正是新文學運動一百周年。1917年中國文學革命,新文學運動開始,《新青年》初刊,《文學改良芻議》發表,百年白話文寫作序幕從此展開。


       胡適之要求用白話完全代替文言文。但有則花邊新聞,有人譏諷胡適之推行白話文,自己名字卻仍用「適之」這種古文體,所以「胡適之」從此改名「胡適」。


        其實新文學運動的倡導者如胡適,陳獨秀,蔡元培,甚至魯迅等人都是古文高手,有時寫古詩更比新詩好,但他們卻要證明白話文都可以寫詩的,所以胡適出版了中國第一本新詩集《嘗試集》。


        胡適外貌俊逸,不是一襲長衫青袍,就是畢廷西裝革履,架上圓框眼鏡,書生意氣,氣派不凡,就連高傲的張愛玲也以他為偶像,她在《憶胡適之》說:「跟適之先生談,我確是如對神明」;德國精神分析學大師佛洛伊德的孫女曾到紐約,當朋友問她想到甚麼地方參觀時,她竟說想去拜訪胡適先生,可見胡適魅力跨越寰宇。


       我覺得當年知識分子因身處火紅年代,難免有點過激,以致撟枉過正,甚至要打倒「孔家店」,其實,文白可以並存,不必全盤推倒古文,記得當年我的國文老師曾說,白話文的確能易於表達,切合生活,但亦不能抹煞文言文的文詞雅麗,表達言簡意賅。


       不過,事實上,如果百年前沒有胡適提倡「的麼了嗎」的白話文,那麼,吾等修書行文仍「之乎者也」矣。


 

2017年1月3日 星期二

王澤先生,多謝你!

      「耐人尋味」「各有千秋」「禍不單行」「似是疑非」…從小我就懂得的成語,皆從「老夫子」漫畫處學來的,這本被父親視為「正氣」的漫畫陪伴我長大。

        老夫子漫畫多是四格的,簡潔幽默,翻到一頁有趣,可以捧腹大笑,笑到人仰馬翻,老半天都笑逐顏開,歡樂不已。到我兒出世,當然樂於介紹,結果兩代同看同笑,王澤先生,多謝你帶給我們的歡樂。

       兒時閒來更愛好繪畫老夫子,回想已是很久以前的事了,今天,我再提筆懷念兒時感覺,更以此悼念王澤先生。